第一部分 远离“标准病”,做有个性的父母
01 明明现在条件更好了,为什么孩子的问题反而更多了?——物质好了,忘记用心了
02 孩子的养育不尽如人意,是母子关系导致的吗?——只是知道原因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当问题发生的时候,不要去追究问题的原因,而是要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自己想要怎么样生活。
03 我能顺利地把孩子养好吗?一想到这个问题就十分不安,怎么办?——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养育,遇到问题,找到适合的方法去一个个解决就好
04 为什么我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唠叨呢?——现在的父亲们整日忙于公司这个“家”,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在“父亲”这个角色上溜了号,母亲就只好扮演起父亲的角色,因为她们本能地感觉到家里缺少了“父性原理”。
05 好害怕做了“母亲”之后,我就不是“我”了,怎么办?——如何兼顾二者,正是一个人的个性所在。
06 对孩子来说,现在的不良诱惑太多了。我该怎么应对呀?——最重要的是培养能抵制诱惑,物质丰富之后,还需要同等丰富的心灵能量与之抗衡。
第二部分 学前期,用心储蓄亲子关系
07 对婴儿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母子一体性”“被保护着”的感觉。
08 很讨厌养孩子怎么办?——先找个人,好好地倾诉一下这种心情吧。
09 为什么我觉得为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却觉得我没做什么?——父母太偷懒,没有磨炼自己为人父母的直觉。
10 为什么我总是烦躁不安,总忍不住责骂孩子?——父母太焦虑了,或是对孩子的期待太高。
11 总忍不住唠叨孩子“快点”“不行”,怎么办?——在出手干预或者张口之前,先等上五秒钟。
12 孩子做的事总是不如我意,是教育方法不对吗?——因为孩子是活生生的个体,所以不可能尽如父母心意。
13 当孩子不听话时,总忍不住想揍他,怎么办?——重要的是努力避免形成只有母亲与孩子的封闭关系。
14 孩子经常发呆,我好担心啊,怎么办?——看起来在发呆的时候,也是孩子的心灵在成长的时候。
15 当孩子出现“压力信号”时,我该怎么办呢?
16 孩子特别爱撒娇,他以后能自立吗?
17 什么时候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比较好呢?
18 该怎么跟孩子谈“死亡”呢?
19 学前教育对孩子究竟是好,还是坏?——学前时期重要的不是学习,而是自由自在地玩耍。
第三部分 小学期,好父母守住悠然心境
20 都说“表扬孩子很重要”,可我不擅长,怎么办?——试着说出自家孩子的五个优点吧!
21 为什么孩子十岁了,又变得不愿意一个人睡觉了呢?
22 为什么孩子到了四年级,画的画变得乏味起来了?——是“自我”觉醒,尝试模仿成年人的时期
23 为什么孩子想养动物呢?
24 什么时候让孩子有自己的房间比较好?——只有当一个人可以自律并约束自我之后,才可以拥有作为私人城堡的独立房间。如果孩子还没做到自律就给他独立房间的话,经常会出现问题。我认为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不论平时学习还是晚上睡觉,都让他和家人们在一起更好。在这个时期里,“与家人一起”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25 我不知道作为父亲该如何与孩子相处,怎么办?
26 孩子不去上学,到底是怎么了?
27 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我该怎么应对呢?
28 “个性”“有个性地活着”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要充满个性地活着,那就意味着有时要赌一些不知是真是假的东西。换句话说,有的时候就是要将人生赌在幻想的世界里。人是什么?我们好像在一定程度上知道答案,可认真思考的话,会发现其实我们也没有那么懂吧?而个性正是存在于我们不知道的部分里。如果只做绝对确定的事的话,那就等于只在熟悉的圈子里活着,个性也就无从谈起。面对变化无常的人生该怎么反应,也是这个人的个性所在。
29 在孩子青春期之前,我应该事先做些什么?——储蓄“啊!太有意思了”的体验。
第四部分 青春期,接受孩子在对抗中独立
30 为什么孩子上中学后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了?
31 为什么我怎么都接受不了孩子做的某些事?
32 我不想让孩子经历我当年的辛苦,为什么孩子就是不明白呢?
33 为什么孩子总和我唱反调?
34 当孩子烦恼的时候,我该做些什么呢?
35 孩子对我说“气爆了”“不关你事”,我该怎么回应?
36 跟青春期的孩子说话有什么秘诀吗?
37 对于校规有很多争论,那还有必要设立校规吗?
38 如果养育中真出了问题,该怎么办?
39 孩子现在成绩很好,将来一定能幸福吧?
40 为什么兴奋剂竟然流行到了中学生之间?
41 如今的孩子们看起来似乎都没什么烦恼,是这样吗?
42 为什么青春期更容易出现身心疾病?
第五部分 成年早期,在养育终点适时放手
43 孩子不听话,好像我们之间的纽带断了,怎么办?
44 为什么我一烦恼起来就困惑得什么结论都得不出来?
45 我和孩子总是起冲突,是我们相性不合吗?
46 养育孩子该以什么为目标呢?
47 倘若养育孩子有终点的话,那是什么时候呢?
48 为什么家人住在一起很重要呢?
后记 “自性实现”与养育孩子
要知道完整答案,去阅读《什么是最好的父母》这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