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就能玩的15种STEAM游戏,带孩子在玩中探索和创造

17.png

近几年风靡全世界的STEAM教育,开始慢慢的在中国家长圈里流行起来。所谓STEAM指的就是S(science)科学、T(technology)工程、E(engineering)技术、A(arts)艺术、M(mathematics)数学。

通过STEAM教育,让孩子们从“做”中“学”,像“创客”一样创造,在锻炼这五大基本能力的创作中,让孩子像科学家、艺术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行动,像数学家一样拥有缜密的逻辑思维等等。
可能有些家长会觉得有点高深,但其实没有那么难,steam教育就发生在与孩子相处的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思考,动手和创造。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比较初级的15种STEAM小活动,让孩子从小就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

1、牛 奶 画 

艺术,长久以来是被很多家长们所忽视或者说所误解的一个环节。每个人对艺术的定义不同,有些人以为只有像艺术家那样有着精湛的技艺,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称之为艺术。而也有的人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艺术家,都有可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就创造出艺术。
艺术,实际上无处不在,它在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参与。艺术,就是生活本身。
现在,跟着我们一起用牛奶和颜料等材料,来让孩子体验一次别样的艺术之旅吧。
18.png
将牛奶倒入盆中,并滴入颜料,用牙签搅拌,使颜料混合,还可滴入几滴洗洁精。再将吸水性较好的画纸放在牛奶上。颜料则会被画纸所吸附,将其取出晾干后,就是一幅超有自然律动感的艺术作品啦。
19.png
20.png
牛奶密度比色素高,所以色素滴入牛奶中,会有短暂的停留,而洗洁精中含有表面活性剂,将洗洁精点在色素上后,就会使得颜色迅速的向周围扩展。在这样的游戏中,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以及加强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21.png

2 、水 油 分 离 画

我们常常会说永远不要局限你的思维,家长们也应该尽量通过手工和艺术创作等引导来拓展你孩子的思维能力。艺术实验,就是一项非常不错的认知世界的方式。
在周末,可以带孩子玩一玩水油分离画,并问问孩子是否知道其中的原理?
22.png
准备好颜料、画纸、实用油等材料。将画纸放入盘子中,将颜料用水稀释一下,用滴管将颜料自由的滴在画纸上。左右晃动盘子,使其自由流动。再滴入食用油,观察画的变化。
23.png
这种新兴的艺术创作,主要利用的就是水和油不相融合的特点来作画。通过特别的绘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对绘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以后的艺术创作埋下一颗好的种子。
24.png

3、胶 盐 画 

在各式各样的创意绘画中,小编特别中意的是用胶和盐所混合的一种创作方式。也特别适合三四岁左右的孩子来作为艺术启蒙的入门玩法。
家长可以用热胶枪的胶在画纸上画出一个图案,或者直接让孩子用白胶来画一个图案,再让孩子撒上盐,并涂上用水稀释过的颜料。最后的呈现效果会非常美丽,有助于激发孩子继续探索艺术的欲望。
25.png
26.png
27.png
28.png
29.png

4、晕 染 画 

之所以STEAM教育较之于以前的STEM教育更受家长们的欢迎,就是因为这种教育加大了艺术的成分,让孩子从小不仅接受科学实验,数学工程等理工类的教育,更是在艺术的人文熏陶中,锻炼孩子的审美力以及更好的感知世界的能力。
现在要介绍的这一个玩法就是晕染画。在蛋糕纸上用画笔随意的涂鸦,将其折叠成圆锥形后,放入杯中。将水滴在颜料上,让颜料自然的晕染开。做好后的彩纸,还可以再次加工做成蝴蝶、小蜜蜂等手工作品呢。
30.png
31.png
32.png
5、彩 盐 画 
在商场很多小的杂货铺里,我们会看到有装有五彩缤纷颜色海盐或者沙子的玻璃瓶。若是只是让它们就在玻璃瓶中作为一种展示品,那未免有点浪费。不如就跟着我们一起,用这些彩盐来作画吧。
准备一个漏斗,用丝线将漏斗做成如图所示的样子。在地上铺上一张大大的画纸,将颜料放入漏斗中,自由的转动漏斗,更换不同颜色的海盐,就能画出一幅令人眼前一亮的艺术品。

34.png

35.png

37.png

6、冰 画 

不断的进行新的探索,每一次探索都会让孩子的生命维度更宽更广,让他对世界的认识也更深。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们有介绍过冰画这种艺术形式。趁现在宅在家里的机会,我们再次来玩一玩这种特别的艺术。
准备一个冰格子,装入水后滴入颜料,并搅拌均匀,在每个冰格子中放入冰棒棍,将其冷冻几个小时后再取出。用这蘸有颜料的冰块作画好处多多呢。既可以让孩子触摸冰块,感知冰在手上慢慢融化的感觉,又可以观察颜料在稀释冰冻的状况下所作的画和普通颜料作画的区别等等。
40.png
41.png
42.png
43.png

44.png

7、积 木 搭 建 

在STEAM游戏中,锻炼的是孩子的综合能力,除了上面说到的艺术类游戏,现在我们再来体验下工程师搭建的感觉吧。

用积木、冰棒棍、橡皮筋等材料,来让孩子进行搭建。看看他可以延伸到多长,会搭建出怎样一个图案。这对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颇有用处,且为了让这个建筑更好的运行,还要有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可以按照图中所示样子来进行搭建,也可以让孩子自由发挥哦。
50.png

52.png

53.png

54.png

55.png

56.png

8、积 木 搭 桥 

一张纸的承重是多少?若是在不同的造型下是否承重力会有所改变?来,让孩子自己去找寻答案吧。

用积木和彩纸,来拼搭出各种造型,来测试一张纸的承重力。也可以不断的给纸更换造型或者加码。看似很简单的游戏,却会让孩子乐此不疲的玩很久。
60.png
61.png
62.png
63.png
65.png

9、立 体 泡 泡 

我们常见的吹泡泡就是用一个圆形的吹泡泡器来吹,若是更换了吹泡泡器的形状,最后吹出来的泡泡会是什么形状呢?还是圆的吗?亦或是变成正方形?

在数学的入门课中,除了要认识数字,就是几何形状了。若是大家仔细去观察,发现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建筑都是包含在数学的几何形状中。可以说,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用吸管和扭扭棒来做一个正方体、三角体等几何形状的吹泡泡器,让孩子去观察泡泡的变化吧。

70.png

71.png

72.png

10、橡 皮 泥 帆 船 

其实,STEAM游戏非常广泛,只要能锻炼我们科学、工程、艺术等能力的游戏,都可以算是steam游戏。

在孩子常玩的橡皮泥中,就会捏出各种造型,来进行拼贴搭建,这就属于steam游戏中的一种。让孩子来用橡皮泥做船、做高楼、做小汽车,来进行初步的工程技术启蒙吧。即使可能他做出来的东西很难看,但开始永远好过没有开始。
80.png
81.png
82.png
11、纸 盘 迷 宫 
迷宫游戏就是非常典型的锻炼孩子计算能力的游戏。孩子们可以从初阶的一条两条迷宫线路开始,再慢慢的衍生至更加复杂的迷宫游戏。
例如,可以用纸盘作为孩子此游戏的工具,在纸盘上粘贴一些彩纸,让玻璃弹珠通过彩纸。如何才能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来快速的通关呢?家长朋友们可以在网上多找一些图案,来考考孩子吧。
90.png
91.png

12、自 制 陀 螺 

小时候的我们最爱玩的玩具之一就是陀螺,将鞭子往木陀螺上一抽,它就能转好久。这样简单的游戏,带给了我们很多快乐。

现在,我们就来自制陀螺吧。拿出家里的小串珠和木棍,按照图中所示样子,来做成圆形、菱形等各种形状的陀螺。并观察不同形状陀螺,所转动的时间长短有什么不同,以及问问孩子,原因是什么呢?
100.png
110.png
120.png
130.png

13、柠 檬 实 验 

在STEAM教育中,科学实验永远是重中之重,让孩子亲手做实验,去观察、去感受,比从书本上学一百遍实验中的内容都有用。
若是家里有柠檬和苏打粉,来做一个小小的颜色实验吧。将柠檬切掉三分之一,挖掉其中的果肉,滴入颜料,再撒上苏打粉。看看柠檬会有什么反应?我们会发现冒出很多泡泡,撒的苏打粉越多,泡泡越多,为什么呢?问问你的孩子吧~
200.png
210.png
220.png
230.png

14、雪 花 建 构 

建构游戏真的是常玩常新,怎么玩都玩不腻的一种。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建构,或者用同一种材料搭建出不同的造型,往往会极大的激发孩子的挑战欲望。

以前我们有画雪花,做雪花剪纸,那今天我们就来挑战一下建构雪花。准备好冰棒棍、扭扭棒、热胶枪、棉花棒等材料。来让孩子学着图中的样子,来做特别的雪花吧。
在这个游戏中可以锻炼孩子用不同材料进行连接的能力,构建图案的能力等等。不仅让他对雪花的认识更加深刻,也打破了他的思维固有界限。
300.png
310.png
320.png

15、棉 花 糖 建 构 

若是我们的老读者,可能对这个游戏一点也不陌生。今天,仍然介绍给大家,实在是因为太好玩了。孩子总是玩不够,玩不腻。

用棉花糖或者苹果、葡萄等材料,搭配牙签,来构造出各种造型吧,看看孩子能够用有限的材料搭建出多少种图案。如何能让自己的作品不倒?如何让它变得更加复杂,永远不要小瞧孩子的能力,他会让家长惊叹不已的。
通过这个游戏,既锻炼孩子的构建能力,也是家长来观察孩子、更全面了解 孩子不可多得的机会。这个周末,就做起来吧!
微信截图_20200515142239.png
微信截图_20200515142248.png

微信截图_20200515142258.png

微信截图_20200515142303.png

来自芝加哥大学附属中学的一线老师莎朗·豪辛格说:“教育不仅仅为人生做准备,而这本来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父母只要有心的引导,激发孩子的好奇,主动去发现和思考,鼓励他大胆动手尝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些小游戏,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教育,其实就蕴藏在生活之中。

*文章内容转载于幼儿教育杂志

上一篇 2023年5月13日 下午4:42
下一篇 2023年5月13日 下午4:46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