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岁以后,孩子已经能走能跑了,但是仍有一些孩子容易摔跤、手拿不稳东西、走不成直线.....这些其实都是平衡能力发展欠缺的表现。
对孩子来说,平衡能力非常重要,它不仅是进行各项体育活动的基础,也能促进大脑发育。
研究发现,平衡能力好的孩子,一般在学校中的表现更好,他们空间想象力、身体自控力、抽象思维能力都更强。
怎么样才算平衡能力达标呢?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就详细列出了儿童平衡能力的发展目标。
3~4 岁
-
走:能走直线;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双脚能灵活交替上下楼
-
跑:自由跑动时躲避他人的碰撞
-
跳:能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
-
抛:能双手向上抛球
-
走: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
-
跑:能与他人玩追逐、躲闪跑游戏
-
跨:能助跑后跨跳过一段距离或一定高度的物体
-
钻:能以多种方式钻爬
-
抛:能连续自己抛接球
-
走:能较平稳地在斜坡、吊桥、梅花桩等物体上行走
-
跳:能连续跳绳
-
攀:能手脚并用地攀爬网或架
-
躲:能躲避他人扔来的沙包
-
拍:能连续拍球
平衡能力是体现在各种动作技能和运动项目中的,上面讲到的这些动作,比如走直线、躲闪跑、跨越障碍物、抛接球、跳绳等,其实都可以成为平时培养孩子平衡能力的活动。
爸爸妈妈们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看看他平衡能力发展有没有达标,如果没有,可以参考目标陪孩子进行针对性地锻炼。
除此之外,再为大家介绍一些小游戏来辅助孩子更好地发展平衡能力。
-
一字站立:一只脚的脚跟与另一只脚的脚尖触碰,双脚前后直线站立。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记录孩子能够坚持的时间以及身体晃动情况。进阶玩法可以闭眼。
-
金鸡独立:身体先呈双脚自然站立,然后抬起一只脚。双手侧平举或叉腰,同样观察孩子坚持的时间和晃动情况。进阶玩法可以再抬高大腿,或者闭眼站立。
-
跳房子:这是大人们小时候也经常玩的游戏,在跳的时候需要孩子时而单脚跳、时而双脚跳,可以锻炼孩子在快速和频繁切换跳的方式中保持身体的稳定与平衡。
-
荡秋千:这是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的游戏之一,在荡秋千过程中,能够让孩子充分感受空间位置的变化。
-
蒙眼找物:先在床上放一只玩偶,让孩子站在离玩偶远一点的地方,把眼睛蒙住并原地慢慢转几圈。之后再根据大人的引导走到床边拿起玩偶。旋转能很好地刺激前庭系统,蒙眼之后缺乏视觉的引导,需要更多调动孩子对身体位置的感知。
这些小游戏主要以乐趣为主,爸爸妈妈们不用把这当成专业的训练,可以一起参与起来,和孩子比一比谁坚持的时间更长哦~
除了上面介绍的一些小游戏,平时爸爸妈妈们也可借助儿童平衡车、平衡板等运动玩具来帮助孩子练习平衡能力。
当然,要注意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的安全,如果孩子跌倒了,记得多给他一些拥抱和鼓励,这样他会更勇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