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恐怕是妈妈们最头疼的事儿。
如果有两个,那就更热闹了。
前几天在论坛看到一位二胎妈妈吐槽:
新买的房子住进去不到3年,墙面的漆已经重新刷过2次了。
原因无它,都是熊孩子“作”的。
她家有两个孩子,儿子7岁女儿5岁,都是讨人嫌的年纪。
兄妹俩最喜欢乱涂乱画,家里的墙壁上,到处是他们五颜六色的涂鸦。
不仅如此,他们还有很多奇怪的想法。
比如把太阳和月亮想象成一床床暖暖的被子,把星星想象成自己的好朋友。
于是客厅的墙壁上,画满了黄色的太阳被子、蓝色的月亮被子,还有数不清的黑色星星,为了让星星发光,还涂上了闪亮粉……
除了墙壁,一起遭殃的还有地板和家具,到处都是残留的颜料,现场惨不忍睹。
崩溃的妈妈多次批评教育无果,只好到处求招:
这样的熊孩子,到底该用什么办法管教?
孩子不听话?
该难过还是高兴?
在帖子后面,我意外看到了两个不同的观点。
一位爸爸说:
孩子不能娇惯, 不听话?胖揍一顿就好了。
但另一位妈妈却说:
墙壁脏了可以刷,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保护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看到这里,我也陷入了深思。
听话,许多年来一直是父母对孩子最高的要求。
但孩子听话,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有不少父母,总喜欢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教育孩子:
“你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小孩子家懂什么?必须听我的!”
久而久之,孩子在父母的权威压制下,出现了两个极端:
一是被逼听话,性格变得很懦弱,越来越没有主见。
二是他非但没有听话,还越来越叛逆,总是试图逃离父母的控制……
这两个极端,相信做父母的都不愿意看到。
所以一定要尊重孩子,蹲下来认真聆听他内心真实的想法,不能片面要求他听话。
喜欢涂鸦的孩子,多半是想象力丰富的。
不想让他破坏墙壁,可以买个画板,或者在墙上做个小黑板。
引导他发挥,而不是用强硬的方式扼杀,他才能健康成长。
孩子是独立的生命和个体,我们要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而不是受制于父母的条条框框。
心理学家说:当孩子开始不听你的话,恭喜你,他已经长大了。
喜欢“胡思乱想”的孩子
长大后往往最有出息
我家的两个孩子,其实也处在“不听话”的年纪。
小小的脑袋里,每天都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每次给他们讲睡前故事,他们都会提出各种疑问:
“妈妈,听说月亮上有个嫦娥姐姐,她长得美吗?会魔法吗?”
“妈妈,为什么孙悟空能飞到天上去大闹天宫,他会轻功吗?我也想学!”
孩子们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经常让我哭笑不得,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解答。
就在前几天,姐弟俩突然追着我要听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故事。
于是我去买一本《伟大的一步——尼尔·阿姆斯特朗》绘本。
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从小就是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孩子。
两岁时,一场飞行比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一天天长大,他经常梦见自己屏住呼吸,飘浮在半空中。
在万里无云的夜里,他会爬上邻居的车库屋顶,用望远镜欣赏月亮和星星。
他甚至会跟妈妈说:
“我长大了要开飞机,要去月球……”
一个几岁的孩子,说出这样的想法,看起来很可笑。
但阿姆斯特朗的妈妈没有嘲笑他,反而鼓励他,去勇敢实现自己的梦想。
后来,阿姆斯特朗用自己打工的钱,买了很多飞机模型,还有相关杂志,每天都在认真研究。
再后来,他真的去学习了开飞机。
1969年7月20日,生性害羞的小男孩阿姆斯特朗踏上了月球,成为全人类心目中的大英雄。
这对阿姆斯特朗来说,不过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大步。
读完阿姆斯特朗的故事,不仅孩子们很受启发,我也被震撼到了。
原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宝藏。
他们看似天马行空的奇怪想法里,都藏着他们的未来,藏着无限可能。
孩子的梦想
最需要富养
去太空旅行,到月球上看一看,一直是许多孩子的梦想。
这些梦想都值得被鼓励,也期待着被点亮。
麦当劳,就创造了一个这样的机会。
2020年,一直关注孩子、珍惜孩子梦想的麦当劳,第3次开启了“点亮梦想”活动。
它特意邀请了艺术大师黄海,倾力打造了3张精美的主题海报。
麦当劳之所以如此大手笔,不仅是想借此启迪孩子们的梦想,同时也呼吁父母去关注孩子的梦想。
就像开头那对喜欢涂鸦的兄弟,他们把太阳和月亮,想象成温暖的被子,把星星想象成自己的小伙伴。
这样的想象力,其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跟黄海老师的灵感,也巧妙地碰撞到了一起。
做父母的,一定要珍视孩子的梦想,而不是扼杀在摇篮里。
就像阿姆斯特朗,他从小就追梦月球,每天都梦想着自己能飞到月球上去看看。
多年以后,在父母的鼓励下,他的梦想果然实现了。
正如黄海老师所说:
人类探月梦想的第一步,是从孩子开始的,月球上人类的第一个脚印,其实是一个“孩子的脚印”。
我家团子和丸子,在听完阿姆斯特朗的故事后,也整天幻想着自己能登上月球去看一看。
一天早上,丸子跟我说:
“妈妈,我梦到自己穿上了帅气的宇航服,坐着宇宙飞船去了太空,还在月球上建了一栋漂亮的大房子,堆满了心爱的玩具……”
虽然不过是一场梦,但对孩子来说,也算过了一把瘾。
“释放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的梦想飞得更高更远”,是麦当劳和黄海老师的心愿,也是天下所有父母最朴实的愿望。
平日里,我们总是关注孩子的成绩,很少关注孩子的内心。
有多少孩子的梦想,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里?
麦当劳一直重视高质量的家庭陪伴,也珍视孩子最童真、最质朴的梦想。
早在2018年,麦当劳就建立了“点亮梦想”平台,助力中国家庭的梦想,为孩子们提供无拘无束表达自己的舞台。
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父母发现了孩子的才华和天赋,并帮助孩子勇敢展示自我,他们自己也做到了心无旁骛的陪伴。
对父母和孩子来说,这是一种双赢。
2020年,“点亮梦想”活动走入了第3个年头。
大手笔的麦当劳,更是与中国探月达成了三年的战略合作,
尤其是今年,将以绘画为载体,助力孩子的梦想奔向月球。

中国的探月工程,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
早在2004年,国家就正式开展了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
今年年底将要发射的嫦娥五号,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任务,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复杂的航天工程之一。
在这次航程中,嫦娥五号将完成无数个中国航天的“第一次”。
所以,今年参加麦当劳“点亮梦想”活动的孩子们,也将完成自己人生中最难忘的“第一次”。
即日起截止7月31日,只要孩子们在官方画纸绘出自己的梦想,并上传到麦当劳小程序“点亮梦想”活动页面。
即可让画作随嫦娥五号奔向月球,并获得由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颁发的登月证书。
(长按识别小程序码参加活动)
去月球开画展!真是个做梦都会笑醒的好机会。
听说优秀画作的作者,还有机会亲临文昌观看嫦娥五号发射呢。
孩子的每一笔涂鸦,其实都代表着他的内心,藏着他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做父母的,只能帮他迈出追梦第一步。
还等什么,点击下方图片,让孩子的梦想畅游太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