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参与制作食物
让孩子参加食物的制作,亲身体会有劳动才有收获。不仅如此,在劳动的过程中,孩子自然地怀有感激之心,学会尊重食物、尊重他人的劳动。
让孩子具备丰富的营养知识
营养员进课堂会专门讲述各种蔬菜、肉类等营养价值怎样吃、吃多少等知识,也会教孩子们注意食物搭配中一些禁忌和需注意的问题。
帮助孩子养成文明的营养行为
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营养知识教育,使孩子认识偏食的危害,自觉做到膳食平衡;用自助餐时,孩子锻炼了自我服务的能力,在选择食物的过程中,孩子学会舍弃;文明的行为习惯就是从餐桌上开始养成的。
让食物融会艺术想象力
为了增加孩子的进食兴趣,食物被烹饪成色彩鲜艳、形态各异。而最普通的生活细节更在悄悄激发孩子赏美和想象的兴趣。
孩子教孩子 孩子教家长
中福会托儿所主张要让孩子成为保健的主体,使其主动地参与健康教育。在每年一度的美食节上,大班的孩子会向弟弟妹们介绍营养知识,而这种同伴教育的理念也深深地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
一份由全体大班孩子参与制作的《营养小报》记录了孩子们学到的营养知识和幼儿园里有趣的活动,他们用自己最独特的表达方式呈现给更多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
各种干果
各种水果
椰汁糕
茶道
印度飞饼
儿童文化美食节
孩子、家长、老师的盛会
自2008年首次举办了“儿童文化美食节”后,这已经成了中福会托儿所的传统,每年的这一天是孩子、家长、老师共同的盛会。在美食节上,孩子和家长不仅有机会见识品类丰富的美食,还能亲自参与食物制作,品尝并与父母、伙伴一同分享,大班的孩子更要担起“健康宣传员”的职责,向弟弟妹妹宣传营养知识。
据陈磊园长介绍,举办“美食节”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让家庭了解并参与幼儿园的健康教育,保证家园之间形成连续、平衡的膳食摄入体系。而这正是秉承了中福会托儿所一脉相承的理念——“让小树苗健康成长”,努力为孩子提供安全、优质、丰富的营养膳食。
《给孩子最健康的食物》封面
改变传统的膳食管理
家园共育 让孩子成为保健的主体
中福会托儿所一直坚持将婴幼儿营养膳食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资源融合到日常课程中,使营养与教育有机融合,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随着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中福会托儿所探索出了独特的工作路径。首先,强调要关注个体差异,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时令提供多样化的膳食;其次,营养与教育有效融合,结合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营养教育活动,使孩子“营养知识丰富、营养行为文明、营养保健自主”;再次,通过各种渠道促进家庭与幼儿园的有效沟通,使幼儿园营养教育的经验与成果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和巩固。而建立一支专业的团队是这些工作得以实现的保障。在中福会托儿所,营养员不仅仅要为孩子准备营养美食,还要求“会说话”。陈磊园长说,营养员和老师一样重要,要直接面对孩子、面对家长,进课堂现场演示、讲解营养膳食知识,通过各种渠道和家长分享经验和做法。只有父母、学校、社会都负起保证孩子健康饮食的责任,才事半功倍。
以往的工作模式下,孩子只是被动地接受成人的饮食安排,如果孩子自身未能萌发健康的意识,就不会主动地养成健康的膳食习惯。于是,中福会托儿所提出“让孩子成为保健的主体”的教育理念。2010年起,中福会托儿所正式立项《托幼机构营养干预中同伴教育实践研究》的市级课题,旨在探索如何通过孩子间同伴教育、孩子对父母的影响来实现营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